新華社西寧3月15日電一座座風機迎風而立,葉片飛轉,風被“捕捉”進一條條輸電線路;一排排光伏板橫臥戈壁,熠熠生輝,光能被轉化為源源不斷的電能,通過特高壓輸電線路向中原地區輸送。
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資源,“綠電”不僅具有成本優勢,還可通過自然循環,實現永續利用。一度“綠電”如何產生?其中又蘊含多少經濟價值?記者在位于“世界第三極”的青海省探尋答案。
青海是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這里的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位居全國第五,太陽能年總輻射量位居全國第二,是我國第四大風場,可用于新能源開發的荒漠化土地超過10萬平方公里。
近年來,青海統籌推進傳統能源產業轉型,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從無到有、不斷擴大,實現了由傳統“水火互濟”向“水火風光”多能互補的電源結構轉變:截至2023年底,全省清潔能源裝機突破5100萬千瓦,占總裝機的9成;新能源裝機突破3700萬千瓦,占總裝機的68%;2023年,青海新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水電成為省內第一大電源……
圖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光伏產業園一角(2023年12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2020年7月15日,世界上首條主要輸送風光新能源的青豫特高壓工程帶電投運。自此,源自青藏高原的太陽能、風能等清潔電力,源源不斷直送中原大地。
眼下,青豫特高壓工程累計送電493億千瓦時,相當于支撐減排二氧化碳4400萬噸,綠電外送范圍拓展至14個省份,北京大興機場、杭州亞運會都用上了青海“綠電”。“綠電”的外送通道仍在不斷優化完善,第二條、第三條外送通道建設也提上日程。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正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依托“綠電”優勢,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高原崛起。
春節假期后,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碳絲分廠副廠長汪榮與員工就未停下搶生產、趕訂單的腳步。在公司碳化四車間一段300多米的走廊內,數排退絲架整齊排列,“綠電”驅動下的氧化爐按照預設的溫度運行,一根根白色原絲經過氧化、低溫碳化等工序被加工成黑色碳纖維。
“一根單絲只有頭發絲的十分之一粗細,一束1米長的SYT65(T1000級)碳纖維,重量只有0.5克,但其強度可以承擔500公斤左右的力量,手指粗的一束碳纖維,就可以拉動兩架飛機。”汪榮介紹,被譽為“黑色黃金”的碳纖維,是廣泛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裝備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端材料,曾一度被發達國家所壟斷,市場上長期供不應求。如今,這里的高性能碳纖維產品已走向全國。
2月22日,在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車間,工人在工作。新華社記者 王浡 攝
“青海‘綠電’具有經濟優勢和生態優勢,這是我們選擇落戶青海的主要理由。”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總經理連峰說,強度比鋼大,質量比鋁輕,公司生產的系列高端碳纖維將滿足國內新能源領域對國產碳纖維的應用需求。
同樣被青海“綠電”優勢吸引的還有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從2006年開始,該公司就在青海布局多晶硅產業。“與東部地區火電相比,青海‘綠電’具有價格優勢,以我們青海基地一年耗電60億度計算,電價低一毛我們就能節約6億元的成本,減排二氧化碳約500萬噸。”公司董事會秘書梁哲說,用清潔能源生產多晶硅,將有效減少光伏產業“碳足跡”,既符合企業節能減排需求,也順應新能源產業發展目標。
在青海省智慧雙碳大數據中心,工作人員在工作(2023年7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解統強 攝
青海“綠電”也在持續為實現“雙碳”目標探路。2023年7月,由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負責建設運營的青海省智慧雙碳大數據中心掛牌成立。這一中心通過建立分析模型以全省企業用電數據計算碳排放數據,初步打通企業“綠電”使用量與碳減排的數據互聯。此外,青海首批114家重點用能企業近三年的能耗總量、能耗強度、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強度等“碳賬戶”數據也已納入監管實現動態更新與實時共享。
如今,新時代的青海依托“綠電”優勢,通過聚焦打造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持續推進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內容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