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練 琴
并非新生事物的“混合所有制”再一次成為熱點。雖然目前對于混合所有制該如何“混”尚未有定論,但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今年“兩會”期間接觸的企業負責人都表示出對混合所有制極大的興趣。
民企期待“靠本事吃飯”
“以前國企比較強勢,民企如果在合資公司里面股權少是沒有話語權的。我覺得這一次重提混合所有制在于經濟社會發生了變化,只要是企業都要講效益,國有企業更要講效益,因為國企承擔的社會責任,需要國資保值、增值。”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均金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雖然國企的自有優勢多,但全面開放后,一些機制不靈活、對市場游戲規則不適應的國企也會暴露出來。“這次再提混合所有制,期待能讓民企進入原先進不去的領域,不會被排擠,大家共同經營,可以更好地轉變國企機制。”
王均金認為,“最后不一定要求國企控股,民企經營得好,給民企更多的舞臺也行。”他同時提出,讓管理層、員工持股也是很好的嘗試,對員工采取好的激勵機制,實行多勞多得的制度,不搞平均主義,就能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采取混合所有制后,雖然國企的股比會變少,但企業的規模會越來越大,這時,企業是誰的并不重要,都是社會的企業。企業能做大,國企能把投資收回,還能解決財政收入、就業問題,更為重要的是真正實現公平競爭,資源平等分配,機會均攤,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這是最大的紅利,空前利好。”
去年9月份,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在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時確定,將盡快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資源開發、公用事業等領域向民間資本推出一批項目。
王均金說,目前均瑤集團也在找機會。“時代變了,民企的地位也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補充’變成‘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指明了方向,如果國企還按照以前的合作方式,只是入股,大家還是各玩各的,既不符合大方向,民企也不愿混合。民營企業就希望機會平等,大家靠本事吃飯,誰有本事誰就活得好。”
國企展現開放態度
事實上,很多國企都對民資進入展現出歡迎的態度。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文波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目前對于混合所有制的理解還沒有準確的定義,但目前大家都在積極為混合所有制做準備。“寶鋼是央企,在2004年就成為實施現代企業制度的第一批試點國企,雖然我們是國有獨資集團,但我們實施董事會管理時,也積極在全球范圍內引進權威經理人,對董事會的配備有了十年的實踐,對自身國資管理及旗下若干企業的治理都有豐富經驗,已經有條件建立國資投資管理公司,推行混合所有制。只要國務院國資委做出決定,我們愿意執行決策。”
何文波介紹,寶鋼集團下面有13家子企業,6家企業是鋼鐵企業,其他7家企業分別是金融、貿易、信息、電子商務等企業,其中有全資公司、控股公司,也有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雖然本身已有合資成分,但行政色彩還是比較明顯,這樣決策風險仍然較大。集團本身也要改,我們現在能做的是對我們的子公司進行一些變革,特別是新業務。現在國內外的投資者都非常愿意把資金投進我們的新業務,有了各種資本的結合,將會發展得更快。”
何文波坦言,如果有更多對自己資產負責的股東進入寶鋼,也不見得所有混合所有制企業都是國有控股,有些領域民營企業做得更好就可以讓人家做。“只要能讓國有資本保值、增值,都愿意嘗試。”
在光明集團工作了34年的葛俊杰也希望國企和民企之間能夠更親密一些。作為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葛俊杰認為,國企改革原來只是在體制內尋求改革,要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產權明晰而已,現在則要求走向市場化的開放性改革。“實施混合所有制是社會進步、治理結構完善的標志。原來以單一的行政方式監管企業,現在要靠市場力量,按照股東利益最大化原則監管企業。國企和民企天然就可以融合在一起,因為資本屬性就是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公司的可持續發展,還能讓先進理念、商業模式、核心技術等在各平臺得到實現。”
葛俊杰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他理解的混合所有制,不單單是國企開放讓民資進入,民企也可以開放讓國資進來。“2009年我們從高盛手中購買了民企云南英茂糖業的控股權,經過幾年時間,英茂糖業的資產增長很快。民營企業愿意讓國企進去,關鍵是我們對戰略、商業模式的理解,不要把所有制背后的資本看得太重,大家理念對,才能走到一起。關鍵在于說對話、找對人、做對事。”
(本文章摘自3月6日《中國經濟時報》)
|